2014年4月8日讯,放水、装瓶、加试剂、密封带走……石景山自来水公司检验员徐黄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不时看看手表,他要赶在4小时内将3个取水口的水样送检。为了保证本市水质安全,本市采取多种水质监测方法,今天上午,记者首次跟随检验人员,全程目击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全过程。
上午8时30分,第一站位于景阳东街的京源学校幼儿部。徐黄波和同事提着两个大环保袋,敲开了幼儿园的大门。取水点是随机选取的,简单沟通后,徐黄波走进幼儿园的洗漱间。“首先要放5至10分钟的水,因为管道里有一些残存物质,会影响效果,而且小长假三天没用水了,放的时间还得长点儿。”说着,徐黄波将水龙头打到最大处,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趁着放水的功夫,徐黄波打开环保袋,小心取出20个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分三堆摆放。为了保证水样安全,徐黄波要在4小时内送检,还要计算路上堵车的时间,时间十分紧迫。“这些瓶子要分成三组,送到三个地方监测。”徐黄波嘴上说着,手里忙着给每个瓶子贴上标签,“到了检测站,这些标签就被撕下来,全部‘盲检’。”
10分钟后,放水完成,徐黄波对水龙头消毒后开始取水。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不同容积的水样,只见他一会儿装桶,一会儿装瓶,一会儿又用试管装水,看似毫无章法,实际有条不紊。很快,一堆瓶瓶罐罐被他装好水样分门别类放好。随后,徐黄波和同事又马不停地地奔赴下两个取水口——小天使幼儿园和重聚园小区。
按照要求,本市城市供水水质需要进行三级监测:一级是国际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二级是位于12个区县的监测分站,三级是供水单位。三方水样要打乱顺序重新编号进行“盲检”,并对结果进行对比。
11时许,徐黄波先回到单位留下一组水样,让同事马上开展检测,然后带着另外两组水样直奔北五环的北京监测站,其他几家监测分站的水样也已经在这里等候了。顾不上吃饭,徐黄波又把这些监测站上午取来的水样放进了后备箱。“这样的监测每月都有三次,每次都像打仗一样。”徐黄波笑了笑,一脚油门开上了回单位的路上。
市水务局供水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市实现多层级实时监测供水水质网络:在线监测实现每秒钟采集监测数据,供水企业生产班组每两小时监测一次,供水企业实验室一天监测一次、15天监测一次管网和出厂水质,水质检测指标从常规9项到全部106项目。市水务局每年对供水企业进行两次督查,并向市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督查结果,确保水质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