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被我们称之为内源性的严重疾病在不断地出现,包括各种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与外源性疾病不同,这些病的共同特征是它们与人体外部的细菌、病毒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由人体内部自身机能的失调或免疫功能的下降引起的,并且无法靠杀菌、消炎来获得治疗。
人的体液和其他任何液体一样,都有酸碱之分。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对体液酸碱度的要求十分苛刻,因年龄、地域、人种的不同而差异,但大致在7。3左右。在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下,细胞能正常工作,运转生命的活力。但是当体液的酸碱度超出了细胞的容忍范围,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细胞机能的缺失导致了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受损,器官和组织功能的损伤引发了困扰现代人的内源性疾病。体液的酸化对于细胞而言,就像把一个习惯在平原地区作业的人突然调到青藏高原工作,其工作的效能必然下降。这就是浅显的酸碱度为何影响健康的原理。
以糖尿病病理为例,得病时,胰脏细胞本身并没有发生病变,而是血液和体液变酸之后,胰脏细胞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因此影响了人体的代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