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门发布公告称,8家企业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产品在卫生安全抽样检查中存在砷超标、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不合格等问题。其中也包括洋品牌。到底你们家里的净水器有没有问题呢?
净水器市场良莠不齐
目前市面上净水器的内部管路设计都大同小异,均由PP棉、颗粒炭、压缩炭、RO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一般是4或5级依次首尾相连组成。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曾说:“一些净水机生产企业没有技术研发部门,就是买来净水机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关键的过滤膜也是捡便宜的买,有的使用十来块钱的过滤芯。许多家庭作坊式企业卫生条件和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漏水、漏电,口感差,致使市场上净水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净水器所使用的材质、过滤材料以及相关的零部件,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就连净水器的滤芯等关键配件的制造也缺乏统一标准。此外,也没有对口的专项质检部门。
“统一标准缺失使得净水器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危害了行业的形象。各类净水器和净水器零部件、原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净水器生产、检测、维修规范的制定已成为当务之急。”净水行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唐建星曾说。
行业和企业标准五花八门
事实上,目前净水器不是无标准,反而是各种标准五花八门,不仅有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还有国外的如美国NSF标准等。
据笔者不完全调查,目前已有的净水器国家标准有2个,正在制定的净水器国家标准有4个,已有的净水器行业标准有16个,正在制定的净水器地方标准1个,美国NSF净水器标准6个,各种企业自己的标准据估计有数百个。
以RO反渗透水质处理器(RO纯水机)为例,住建部、卫生部、环保部等都有各自的行业标准或者规范,针对同一类产品,不同的政府部门就已经有五个标准。
企业本身也会制定相应的标准。例如由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美的公司牵头制定的RO纯水机标准;还有由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沁园公司牵头制定的RO纯水机行业标准等。不过业内人士称,这些标准要么覆盖种类不全,要么不是统一的国家标准。
实际上,我国净水器系列国家统一标准的制订曾在2007年正式启动。当年6月,浙江省慈溪市举行“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净水器及其系统标准化工作组启动大会”,来自有关政府机关、卫生监督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科研单位、检测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制造各类净水器的领军企业共二十多个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们共商制订净水器国家标准大计。但时隔7年至今仍没有正式出台。
专家呼吁,为了市场更健康的发展,国家应该及时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且强制执行,扭转市场乱象。
净水器砷超标获致癌
卫生部门检测技术人员指出,“净水器砷超标问题可能主要出在滤头和滤芯的材质上。”据了解,滤芯是净水器的核心部件。最最常用于滤芯的是活性炭等。而活性炭的原材料或制作工艺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而含有微量的砷。另外,合金材料也可能是砷超标的根源所在。众所周知,无机砷是致癌物质,过量摄入会引发皮肤、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癌变,人们熟知的砒霜,即是砷化合物的一种。
一直以来,部分业内专家对净水器的安全性都存在质疑。净水器采用简单的物理过滤方法,根本去除不了水中的氯气、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和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长期饮用,相当于用你的身体充当了水的过滤器,有毒物质会在身体内沉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净水器在过滤净化水的过程中,虽然过滤了一些悬浮物,但同时也将水中大量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过滤掉了。而且,这种净化和过滤,将原本属于中性水或者弱碱性的水,变成了酸性水,和纯净水的PH值差不多。长期饮用酸性水有损人体健康,这早已为众多专家证实,成为业内共识。
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净水产品时,一定要选择可信赖的大品牌,大品牌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售后服务上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即使是出现了行业性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品牌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反应速度上也更快。除此之外,购买家用净水器还要看是否由中国卫生部测试颁发的“中国涉水产品认证”,这是一款合格的净水产品必须拿到的通行证。有些进口净水器可能会获得一些国际认证,比如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的认证,这也是质量过硬的有力证明。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