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通讯员 岑春娥)近年,随着国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仅仅停留在解渴的功能饮水已不能成为品质生活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纯净水对人体无益,进而转向天然矿泉水。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矿泉水与矿物质水没有明晰的概念,心里想着矿泉水却喝着矿物质水的现象非常普及。通俗地讲,现在市面上卖的矿物质水其实只是以普通饮用水为水源,加入矿物质制成。针对目前品牌饮用水添加剂泛滥、厂家乱打概念的问题,日前,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考虑到“矿物质水”名称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具有补充矿物质的营养功能,因此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名称 。市面上一些饮料大亨也逐渐被曝光,相继面临被迫更名的压力,而消费者也逐渐开始对水产品产生出质疑。至此,饮用水市场份额或将重新划分,市场格局也将面临重新洗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通则)》中明确定义,饮用矿物质水是以饮用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而制成的产品;矿泉水则是采用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采集而来的、未受污染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的地下矿水。通俗地说,矿泉水是“生来具有”矿物质元素的饮用水,而矿物质水则是在纯净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pH(酸碱度)应在7.35―7.45左右。水也一样,原始天然的好水大都呈弱碱性,比如以长白山矿泉水为代表的天然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好水之一,含有钾、钙、钠、镁和偏硅酸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能与人体所需相吻合。天然矿泉水消解了地壳中相关地层的矿物质,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最接近人体,呈弱碱性。水中的微量元素多以离子状态存在,更易渗入细胞被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90%以上。但是对矿物质水的测试发现,它的pH值在6.0以下,甚至比纯净水还酸。加上这种人工分解的钾和镁离子性质并不稳定,因而无法像水中的天然矿物质那样被人体细胞有效吸收。天然矿泉水和矿物质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专家表示,饮用水新国标一旦公示,将约束企业对饮用水产品概念的过度营销,引导企业的营销重心从概念转到产品品质。
来源:广西新闻网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