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市民购净水器时警惕“电解水”骗局。最近,市内一些住宅小区陆续出现了一些净水器经销商,走家串户向消费者介绍新概念、新功能饮用水,并且利用电解水实验误导消费者以为自来水有问题,借此来推销他们的净水器设备。市水业集团称,在这个实验中自来水变浑浊是正常的电解水反应。
拿自来水、纯净水来做电解水实验,这是很多净水器商家和推销人员在推销净水器设备时最喜欢的推销模式,销售人员把测试仪放入两杯同样清澈的水中,经过几十秒的电解后,其中一杯装过滤水的呈黄色,而另一杯装自来水的由黄色变绿色,最后表面浮有一层褐色的膜,此时推销人员向消费者讲解,说这些褐色物质是铁锈,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另一杯装过滤水的没有产生铁锈是因为净水器把有害物质去掉,剩下微量元素对人体无害的,从而说明自来水或者其他品牌净水器有问题,借此推销他们的净水器设备。
很多消费者看了所谓的电解水实验后,都感到很恐慌:难道自来水真的就这么脏?
为此,市消委会特别咨询了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黄剑明。黄剑明说自来水变浑浊的现象是正常的电解水反应。由于自来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离子属电解质,电解仪阳极的铁棒放入自来水后,铁被电解后溶于水中,形成二价铁离子(黄绿色)、氢氧化铁(灰色)三氧化二铁(红褐色)、四氧化三铁(黑色);而纯净水不含导电的钙、镁离子,不发生电解反应,故纯净水不变色。其实电解水实验并不假,只是推销人员把实验原理歪曲了,误导消费者,这纯粹是不法商家骗人的把戏。
延伸
净水器要防二次污染
黄剑明还表示,如果对水的口感等有额外要求的,消费者可选择市售的家用水处理设备,这种设备可以达到改善口感的效果。只要水的硬度满足饮水标准中要求的450毫克/升是不会有害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水处理产品,都需要对净水器组件进行定期更换,否则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购买净水器时要注意尽量选择可信赖的、售后服务较完善的品牌净水器;同时要注意产品的功能和材质,不要盲目轻信商家的广告宣传;最后要索取正规的发票。
来源:南都网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