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净水器知识>> 文章详情

饮用水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分享:
2014-06-05 20:06:37 点击数:2650 作者:李广

饮用水处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降低微生物,灭活或去除所有致病菌,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尽管饮用水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对公共进生的改善是足有成效的,但是偶发病例和水致传染病的点源暴发,仍时有出现。饮用水中可能含有各种各样病菌对人或动物可能或肯定致病的,它们通过接触或损害皮肤、吸入、饮用、呼出或与眼、鼻、耳、口、生殖器的黏膜直接接触危害人体健康。

已知天然水体中有80多种可能的致病菌,例如假单胞菌、沙雷菌、腺状菌、色素杆菌、无色杆菌、气单胞前等,枯草芽胞杆菌、肠细菌、克雷伯杆菌、放线菌属和链霉菌属等是从
门襄或蔬菜卫:不时冲人水体中的,这些可能致病菌一旦进入自来水厂便可附着于水处理设备的生物膜上或在输配水管道中再生长。

粪便、污水处理处置系统失灵,或自来水厂超负荷运行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而且可能引起疾病流行。常见的户外活动,如游泳、划船、野营和滑水,活动者因吞入或直接接触污染的水而处于罹患肠炎、咽炎、毛囊炎、耳炎等水致疾病的危险之中,过度拥挤的公园和娱乐场所均可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1985~1994年间,全美国由于饮用水污染所造成的传染病暴发总计21次。

保障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是建立在从取水点到用户的多个屏障、防止污染和降低不引起健康危害的水平的基础上的。如果包括水资源和水源保护、适当选择和操作一系列控制输配水系统污染的处理措施的多种屏障,安全性就会增加。首选策略的重点是预防或降低病原体进人饮用水和减少对水处理过程去除病原体的依赖的管理方法。水源应当尽可能地防止人和动物废物的污染,因其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病原体和寄生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避免饮用水做生物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饮用水水源和做好水处理工作。

水中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变化迅速,病原体出现的短期峰值可以相对增加疾病危险性。并可引起水致传染病暴发,为此,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水质管理,更需要末梢水的消毒措施,即使增加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检验的频度,基于其结果的滞后性,亦无法预示水质不安全的迹象。

以上内容均取自《饮用水卫生与管理》
派斯厨房净水器、中央净水器,采用世界专利“金滤媒”技术,有效去除自来水中余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净化后的水呈弱碱性,更适合人体饮用,机器无需电源,即装即用、即开即饮。派斯净水器,中央及终端净水处理专家,全屋净水器首选品牌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